深度解读昆仑芯大模型端到端解决方案
芯进展 发布于 2023-07-21 18:30
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下,国内大模型群雄逐鹿,目前已有超过80个大模型公开测试。而相关数据显示,ChatGPT自发布以来,全球访问量环比增幅持续下降,6月首次出现环比下滑9.7%。泡沫退去,如何在大模型时代保持市场竞争力?
针对大模型场景,昆仑芯早已在产品定义上作出布局,相较第一代产品,昆仑芯2代AI芯片可大幅优化算力、互联和高性能,而在研的下一代产品则将提供更佳的性能体验。
在近日落幕的XceedCon2023人工智能芯片生态大会上,昆仑芯大模型端到端解决方案正式发布,该解决方案随即入选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(Super AI Leader,简称SAIL奖)TOP30榜单。
昆仑芯副总裁王勇、昆仑芯互联网行业总经理王志鹏先后在XceedCon2023人工智能芯片生态大会、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对昆仑芯大模型端到端解决方案进行发布与推介。本篇以下内容整理自现场实录。
软硬协同、技术创新,打造高性能产品矩阵
集十余年AI加速领域研发积累,昆仑芯核心团队于2017年在Hot Chips上发布自研、面向通用人工智能计算的芯片核心架构——昆仑芯XPU。目前,已有两代昆仑芯AI芯片基于该架构实现量产和规模部署。
昆仑芯XPU专为密集型计算而设计,相比GPU可提供更多AI加速单元,同时支持C/C++、类CUDA语法编程,兼具高性能和可编程性,适配几乎所有主流AI场景,满足不同行业的大模型训推需求。
大模型的演进必将伴随参数量的增加,更加依赖于分布式训练与推理能力。昆仑芯2代系列产品搭载新一代核心架构XPU-R,性能相较一代提升2-3倍,在分布式场景中优势明显。
昆仑芯推出针对不同参数级别的大模型产品矩阵,兼具显存和算力成本优势。
昆仑芯大模型解决方案软件栈
软件生态层面,昆仑芯提供了针对大模型场景的专用加速库和丰富的云原生插件,支持文心一言、LLaMA、Bloom、ChatGLM、GPT等行业主流大模型。
昆仑芯xHuggingface开源推理套件
此外,昆仑芯全面拥抱开源社区,积极携手生态伙伴构建软硬一体的AI芯片生态。
深入场景、真实历练,打磨端到端解决方案
昆仑芯深入了解不同应用场景下客户的真实需求,凭借软硬协同技术与高性能产品矩阵,为千行百业提供开箱即用的产品和全栈式AI服务。
大语言模型场景
昆仑芯推理加速方案
目前,昆仑芯已与业界主流开源大模型完成适配,向客户开放开源软件库,供客户进行二次修改、微调,满足不同推理场景下的个性化定制需求。
昆仑芯训练产品总览
针对大语言模型训练场景,昆仑芯也可提供一整套精调的训练策略。目前,昆仑芯已适配pretrain、post-pretrain、SFT、LoRA等模型,可根据客户的数据量与计算资源情况,灵活推荐不同的训练模式。
稀疏大模型推荐场景
稀疏大模型存在训练门槛高、算力消耗大等技术挑战。对于算法和模型持续高频迭代的推荐场景,昆仑芯始终将“安全可信”、“从GPU零成本无缝迁移”作为目标,实现训练与推理系统的紧密耦合,为客户降本增效。目前,昆仑芯已与互联网头部客户完成了训练场景的端到端联合开发,并在TB级以上稀疏大模型上完成了“替换主流GPU的全量上线”。
大模型的持续迭代加速了我国AI技术及AI产业的演进,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同时开启了我国大模型商用浪潮。面向未来,昆仑芯将始终坚持软硬协同创新、夯实AI加速领域综合优势,加速大模型产业落地、勇立大模型时代潮头。
昆仑芯公众号
扫码关注昆仑芯科技公众号